本文主要介紹:前言 第一次接觸AMD顯卡要追溯到大學時期,當時使命召喚8和戰(zhàn)地3的網(wǎng)戰(zhàn)特別火爆,而我也因為購買使命召喚正版知道了steam平臺以及其他各種單機游戲,可那時我的臺式機還是被奸商忽悠買的
第一次接觸AMD顯卡要追溯到大學時期,當時使命召喚8和戰(zhàn)地3的網(wǎng)戰(zhàn)特別火爆,而我也因為購買使命召喚正版知道了steam平臺以及其他各種單機游戲,可那時我的臺式機還是被奸商忽悠買的Q8200+GT430這種入門級臺式機,哪怕是低畫質(zhì)也很難流暢體驗游戲。為了能感受到高畫質(zhì)帶來的視覺享受,我省吃儉用攢下了一筆錢買了HD7870。原因是當時的7870性能接近660TI,但價格卻在650TI和660之間。也正因為這樣從此AMD顯卡在我心目中是極具性價比的存在。

以前的貼吧簽名
在四月末時,由于我對比特幣走勢即將下滑的預感以及3090顯存溫度過高的隱患,我在顯卡價格高位時原價賣掉全身而退,結(jié)束了我的短暫又敗家的游戲開銷。正考慮買二手GTX1060過渡時,我接到了本地代理顯卡有貨的短信,而這個顯卡便是華碩RX6900XT。盡管到店后發(fā)現(xiàn)是水冷版顯卡有些猶豫要不要買,因為之前看了太多的水冷漏液的帖子對水冷有些排斥。但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,體驗過3090帶來的流暢高畫質(zhì)游戲體驗后是真的不想再回到過去了,所以一咬牙還是買下了。

顯卡部分,可能是之前用的都是3090的原因,我先入為主的以為顯卡尺寸一樣會很長很大,但打開盒子發(fā)現(xiàn)尺寸非常的小,和我之前用的2070S萬圖師差不多一樣的大小,拿在手里也非常的輕,如果沒有連接的水冷管我想可能更輕,相比之下我之前用的超龍那真是個大磚頭,不僅安裝費勁拆也費勁。盡管顯卡是一體式水冷散熱通過冷排降溫,但顯卡仍然有一個像N卡公版的渦輪式小風扇,意義不明。也許是因為重量輕,6900的背板使用的和外殼一樣的塑料材質(zhì),考慮到6900沒有使用和3090一樣的DDR6X顯存,也許6900并不需要擔心顯卡重量導致PCB被壓彎以及顯存溫度過高的問題吧。
水冷部分,冷排可以承載兩個風扇,所以這種應該是240水冷吧?不過考慮到公版水冷只有一個風扇,也許兩個風扇的水冷能提供更為出色的散熱和性能釋放吧。
最后是人盡皆知的RGB燈性能增強部分,顯卡側(cè)面有一個敗家之眼的燈,而水冷風扇也有個燈。不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在第一次安裝測試時燈光正常,但安裝了驅(qū)動后就再也不亮了,哪怕卸載驅(qū)動也無濟于事。所以如果我的游戲測試出現(xiàn)了幀數(shù)只有1060的水平,那一定是因為RGB失靈導致的23333333

魯大師原因只顯示了我的副屏而沒顯示主屏信息,主屏是飛利浦345M2R,分辨率3440X1440。
和3090超龍比相差600多分,不過不看分數(shù)只看幀數(shù)的話其實跑的過程我覺得差距不大。。。

講真,甜甜圈這個成績我不太滿意,作為水冷理應溫度比風冷更出色一些,然而實際測試卻是不如之前的超龍,之前的超龍平均溫度55最高才61。不過測試過程中水冷風扇并沒有像超龍那樣狂轉(zhuǎn),所以我決定自己手動把風扇速度拉滿

然而風扇速度拉滿溫度依舊居高不下,也許時代沒變,風冷依舊出色吧。
功耗方面,我不知道是因為水冷功耗和顯卡功耗分開顯示還是什么原因,6900的功耗只有300W,而3090最高能有424W,然而其他網(wǎng)站數(shù)據(jù)顯示此卡功耗差不多。
(2倍渲染)
平均 : 35.2 FPS
最低 : 25.4 FPS
最高 : 41.1 FPS
(2倍渲染,單人模式)
平均 : 54.8 FPS
最低 : 38.2 FPS
最高 : 75.6 FPS
平均幀: 89.0 FPS
最低幀 : 75.6 FPS
最高幀 : 102.6 FPS
平均: 94.4 FPS
最低 : 59.5 FPS
最高 : 155.5 FPS
為了體現(xiàn)出和3090的差距,我又測試了之前在3090玩過的游戲,不過要說明的是這倆測試對比并不是在同一時間進行的,因此可能因為版本或是其他原因(某些畫面設置不一樣)導致測試結(jié)果差距很大。
(渲染100)
(6900xt/RTX3090)
平均: 75/93
最低 :66/82
最高 : 86/103
(DLSS關閉光追關閉)
(6900xt/RTX3090)
平均: 46/37
最低 : 38/29
最高: 57/52
(渲染倍數(shù)最大)
(6900xt/RTX3090)
平均: 50/58
最低 : 41/46
最高: 65/69
說下我認為這款顯卡的優(yōu)劣勢吧
先說優(yōu)勢:
1.性價比
和我上學時買HD7870一樣,現(xiàn)在我買6900XT也是因為性價比,盡管6900XT綜合性能并不如RTX3090,但其售價正好處于3080和3090之間,雖然最早我也買過3080,但看了很多測試發(fā)現(xiàn)就算沒上4K屏很多游戲的顯存也能吃滿10G,與其用一個刀法精湛的閹割版3090,我寧可買滿血的6900XT。
2.安靜
雖然6900的水冷溫度并不讓我滿意,但不可否認的是水冷的降溫效率要遠高于風冷,雖然我的超龍溫度控制更好,但代價是游戲過程中風扇處于高速運轉(zhuǎn)狀態(tài),成為屋里主要的噪音來源。但用了6900之后噪音少了很多,并且因為水冷可以短時間內(nèi)降溫,因此顯卡在負載運行期間風扇并不處于持續(xù)工作,多數(shù)情況下顯卡風扇是靜止的,只有在溫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風扇才會開始工作。
3.功能豐富的驅(qū)動
A卡的驅(qū)動提供了非常多的調(diào)試入口和功能,無形之中省去了微星小飛機等其他第三方顯示和錄制軟件,雖然N卡也能提供非常出色的錄制功能,但可以調(diào)試的功能非常少。給我的感覺就是A卡是在用安卓,N卡則是IOS。不知道這樣形容是否恰當2333

可能你會很困惑,為什么我前腳夸完了驅(qū)動后腳又說驅(qū)動不行?因為功能和調(diào)試多少不重要,實際體驗才重要。在這三個月的時間里,A卡驅(qū)動出了很多問題:
(1)無法在wallpaper engine運行時錄制游戲視頻
A卡安裝第一時間我就打算錄制視頻上傳到小黑盒,結(jié)果開幕雷擊當場搞出了個BUG,錄制出來的視頻全部都是綠屏。一查發(fā)現(xiàn)原來是因為錄制功能無法做到在wallpaper engine運行時正常錄制,最讓我無語的是,在reddit上顯示兩年前有人反饋了相同的兼容性錄制問題。那么過了這么久,AMD都不打算修復這個BUG?
(2)錄制不識別主板聲卡
最開始我以為是我的主板聲卡壞了,但一想不對啊,聲卡壞了那平時音響里傳出來的聲音是我腦補的嗎?于是我開始折騰起了主板聲卡驅(qū)動,我把主板從發(fā)布到最新的所有驅(qū)動都試了個遍都無濟于事,而A卡錄制功能那么豐富的設置也沒有一個可以選擇聲音錄制的來源,這時我就無比懷念N卡錄制了,雖然N卡錄制界面精簡,但至少功能運行正常啊。于是我開始思考各種推斷,會不會是不認主板聲卡導致的?為了驗證是否是這個問題我買了個USB聲卡,這才找到了問題根源。
(3)燈效失靈
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在第一次安裝A卡時燈效還是正常的,但裝完了顯卡驅(qū)動之后燈效就徹底不好使了,不僅顯卡自己的燈效不好使,還連帶著把我主板上的12V燈飾也連帶不好使了,我嘗試卸載驅(qū)動復原但問題依舊存在。
(4)3DMARK11不兼容
從裝上6900XT開始3DMARK11就無法跑完整個測試循環(huán)了,雖然3DMARK11已經(jīng)很老了,但之前3090測試可是沒有任何問題,所以我只能認為A卡驅(qū)動是不是和3DMARK11鬧矛盾了?
功能豐富本應該是幫助到更多需求的人,然而A卡最基本的兼容性都做不好,我覺得整那么多功能也只是沙上建塔。
在3個月前我敢說6900XT是替代3090的高性價比旗艦卡,但如果是現(xiàn)在呢?我覺得隨著30系的加強版TI和SUPER的發(fā)布,6900XT不降價恐怕性價比就要落到80TI頭傷了,雖然6900XT擁有16G顯存,但根據(jù)實際體驗來看,在用滿16G顯存前核心的性能就已經(jīng)扛不住了。
最后我不得不承認的是,能買得起這個價位的顯卡恐怕也不會在意多加一些錢上3090了,所以這個價位的性價比也頂多是我個人一廂情愿吧。
雖然6900水冷方便安裝,但顯卡連接水冷管的部分卻難壞了絕大多數(shù)機箱,由于水冷管連接顯卡的部分無法調(diào)整方向,顯卡的寬度因為水管被擴大了,你無法做到在不讓連接部分大幅度變形下安裝進機箱里,除非你用的是超大體積的開放式機箱。
我知道你會說我太矯情了,水冷管比我想象的要抗糟,但水冷最要命的地方也體現(xiàn)在此,一旦發(fā)生漏液那么所有硬件也跟著一起壞了,誰能保證這種讓水管大幅度變形不會加快老化?這也是為啥我對水冷比較抵觸的原因。
只能說我個人運氣很差吧,我買的這個批次的6900在完全靜音的情況下可以聽到細微的電流聲,雖然不是持續(xù)性的,但看個視頻刷個網(wǎng)頁突然來了蚊子般的電流聲還是挺破壞氣氛的。
一些個人看法
不可否認6900XT的性能確實出色,雖然綜合性能不如競爭對手的3090,但實際游戲卻是平分秋色,打的有來有回,如果你僅僅是因為自己玩的游戲里幀數(shù)不如N卡而得出N卡更出色的結(jié)論那確實有失偏頗。然而時代在變化,N卡已不再專注于傳統(tǒng)光柵化的性能提升,而是通過專屬芯片開創(chuàng)了光追和DLSS畫面提升,這兩項技術使得A卡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。一開始我以為N卡的光追和DLSS不過是當年的CUDA的重演,但實際體驗了支持光追的游戲發(fā)現(xiàn),這一次老黃搞出了一個革命性畫面提升,而這種畫面提升是A卡做不到的。在2077里,我曾強行開啟了光追模式,結(jié)果卻是幀數(shù)跌至15,畫面也出現(xiàn)了閃爍性BUG。
6900XT在我看來就處于這種腹背受敵的狀態(tài),正面面對著N卡的光追和DLSS,背部又有驅(qū)動不完善和兼容問題捅刀子。如果A卡還不能拿出像樣點的技術和N卡抗衡,恐怕A卡永遠只能在N卡夾縫中茍活了。
盡管6900XT擁有著旗艦級的性能,但隨著光追在新游戲上的出現(xiàn),A卡正逐漸失去與N卡競爭的資本,加上驅(qū)動不完善帶來的各種兼容性問題,6900XT的旗艦級性能處于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位置,加上非公旗艦和3090相近甚至超越3090的售價,6900XT只能在信仰粉中獲得一席之地。